您的当前位置:新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习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网评热议三篇

时间:2022-11-12 15:55:04 浏览次数:
导读: 【篇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吃饭是老百姓过日子中的寻常事,可习近平总书记却对全国人民殷切叮嘱并对制止浪费作出重要指示。一件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关心的头等“大事”,这其中饱含着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保障粮食安全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传承民族文化为民族复兴的大爱情怀。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对于群众而言,吃饭是“小事”,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大事”,群众能不能吃饱、吃好,是为政者必须要思考和提前谋划的问题。“一个都不能落下”的承诺就是要让所有老百姓都有饭可吃,都能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制止餐饮浪费让每个人都管好自己的“嘴”,也是为了让所有群众都有饭吃。即便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以及疫情后粮食收入带来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也没有忘记群众嘴里“一口饭”的事情,从乡村振兴战略到“六保六稳”的提出,都是致力于从国家层面全力保障粮食收入,确保群众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然而,我们应该明白,有粮食不代表可以随意挥霍,即使今年疫情对粮食收成有一定的影响,也没有让群众有收紧裤腰带“过紧日子”的危机意识。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粮食供应充足让群众“安然高枕”,没有“后顾之忧”。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粮食需求量也高。如果不能够正视粮食浪费问题,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或者大的危机,我们将面临巨大威胁,“一张嘴”的事情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安危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大粮仓”是为了让群众心中“有底”,遇事不慌,但不是用来挥霍浪费的理由。我国拥有14亿人口,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具有现实而紧迫的特殊意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变局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粮食减产已成定局;
近来南方水稻主产区持续大雨,遭遇洪涝灾害,也给我国粮食供应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
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我们更应该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为家为国出一份力。节约粮食,不仅是对个人可能面临灾害的有效防范,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平稳发展。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应该沿着先辈的脚步秉承优良的传统,让文化之光深入骨髓,将节俭的美德传承下去。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一个缺乏灵魂深度的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浪费,真正的绅士不会通过“挥霍”彰显自己的富有,真正的贤能也不会用“文采”斐然标榜自己的德行。中华民族的精髓:包容、勤奋、节俭、奋进……都值得传承,要走向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就不能丢弃我们最深刻的“标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以小我之节俭共同推动整个社会之节俭,兴起勤俭兴家、兴国之风,民族复兴就不会远矣!“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不仅包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精粹继承的肯定,更饱含着他对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殷切期盼。

【篇二】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时,这样指出。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餐饮大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浪费问题愈发凸显。数据显示,**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浪费率为11.7%。**年至**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此巨大的食物浪费,令人痛心。居安思危,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特别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遏制餐饮浪费,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开展“光盘行动”到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提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客观来说,一些地方餐饮浪费行为仍然存在,部分领域浪费现象禁而难绝。尤其是在饭店、企事业机关和学校食堂等重灾区,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动了几口,类似场景天天上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对食物的敬畏,但为何食物浪费现象屡禁不止?中央三令五申、各级也都出台文件,但为何落实起来仍困难重重?原因是多样的。现实中,一些人出于虚荣心、爱面子、讲排场,婚宴接待、商务宴请时“只有剩下很多饭菜,才能显出主人的热情,否则就会让宾客感觉不真诚”。有的人缺乏节约意识和科学膳食观念,对粮食浪费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理所应当。除此之外,缺乏约束性措施和惩戒机制,也造成了管理缺位,监管者只能口头上倡导,对浪费行为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粮食浪费的危害性、在行动上采取更有力举措、在落实上下大力气。既要以立法建立刚性约束、督促习惯于浪费食物者改正,更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以崇德守规使人们回归餐桌理性和文明。

不久前,联合国发表《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警全世界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性蝗灾的影响,今年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们都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此后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8月19日,株洲市市文明办就向全市餐饮单位、全体市民发出“坚守"粮'心,自觉光盘”等5条制止餐饮浪费倡议,呼吁大家不弃微末、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列中来,做社会新风的倡导者、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共同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市文明办倡议大家坚守“粮”心,自觉光盘。珍惜每一粒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餐做起,坚持打菜适量、不够再取、吃饱为宜,切实做到锅清、碗清、盘清,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理性消费,拒绝铺张。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点餐时不点,办酒时不铺张,剩餐时要打包,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铺张浪费。各餐饮单位要强化节约意识,多出小份菜,多配营养餐,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菜,主动提供环保餐盒。

践行新风,告别陋习。大力培养公筷公勺、分餐进食等文明习惯,最大限度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齐心协力守护全民身体健康。要注意膳食平衡,不酗酒,不暴食,拒绝野味,让健康餐饮成为时代新风。

示范带动,争当榜样。全市餐饮单位要将餐饮节约要求落实到采购储运、加工、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做有良心、有温度、有担当的企业。传承优良传统,培育良好家风,教育大人小孩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养成文明用餐习惯.使“节约为荣、浪费行浪费可耻”成为全社会共识共为。

营造氛围,弘扬美德。广泛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公益性宣传,弘扬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营造良好與论氛围。各级新闻媒体要开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宣传行动,使文明用餐、节俭消费的文明习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本文链接:https://fanwen.dg9.com.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70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新思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012742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