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市领导干部“学史崇德”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

时间:2022-12-02 10:15:06 浏览次数:
导读: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史崇德”这个主题,作个简要发言,主要谈三层意思:一、对“学史崇德”内涵的认识。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史崇德”这个主题,作个简要发言,主要谈三层意思:

一、对“学史崇德”内涵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这四个目标中,崇德是一种精神动力;
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俗话说,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有句古话叫“求忠臣于孝子门”,意思是说一个对父母不孝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应该说,道德水平的高低、道德修养的好坏,是判断一个共产党员合格与否的第一标准,也是决定一个共产党员有没有光明政治前途的重要基础。我个人理解,道德品行是做人为官的“指南针”。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就强调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讲的就是德乃为官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强调,治国先治吏,官清民自安;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主政福建时写过一篇《为官四要》,其中就讲到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当领导要以德服人。可见道德品行的重要性。道德品行是行走仕途的“方向盘”。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守住道德底线,为官才能长久。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底线就是党纪国法,底线就是道德良知,守住了底线,就守住了未来。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曾说过,当下中国最缺的就是底线,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
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强化底线意识,坚守人生底线,才能幸福平安生活。

一、守纪律、讲规矩,廉洁自律永葆“底色”

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遵守信访条例和规章制度,坚持组织原则,恪守规矩,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想人民所想,为人民所为,严于律已,修正养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做为一名信访工作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要把来访人当家人,把来信当家书,把来访事当家事,分清轻重缓急,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情杂而乱为,不以事忙而怕为,不以事急而盲为,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人”。

二、敢担当、有所为,廉洁自律恪守“底线”

坚定理想信念,恪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勤恳敬业职责不可变。虽然我是一名信访工作人员,但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主动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为民解难;
及时反映民情,提供决策建议,为党分忧。

三、严政策、慎言行,廉洁自律坚守“底气”

政府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视线之内,在工作中坚持依政策解释,按程序办理,表里如一,才能赢口碑,接地气,添底气。作为信访战线工作人员,面对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更应坚守政策法规,坚持依法行政,避免个人意志,杜绝拍脑门决策;
接待、答复来访群众,必须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切忌不经调查妄下定论,切忌敷衍推诿胡乱应诺。

党员干部自觉恪守廉洁自律的底线,只有思想上敬畏、心态上知足、职权上谨慎,才能做践行群众路线的好干部,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本文链接:https://fanwen.dg9.com.cn/zhuantifanwen/fayangao/1615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新思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012742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